![]() |
|
![]() |
![]() |
首 页 | ![]() |
必修(第一册) | ![]() |
必修(第二册) | ![]() |
物质结构与性质(新) | ![]() |
化学反应原理(新) | ![]() |
有机化学基础(新) | ![]() |
新课程高三复习 | ![]() |
会考复习 | ![]() |
竞赛辅导 | ![]() |
![]() |
阶段考试题 | ![]() |
高考模拟题 | ![]() |
高考试题 | ![]() |
竞赛试题 | ![]() |
会考试题 | ![]() |
归类试题 | ![]() |
初中化学 | ![]() |
中考试题 | ![]() |
必修1 | ||
![]() |
必修2 | ![]() |
物质结构与性质 | ![]() |
化学反应原理 | ![]() |
有机化学基础 | ![]() |
实验化学 | ![]() |
化学与生活 | ![]() |
化学与技术 | ![]() |
旧人教版 | ![]() |
化学论坛 |
化学论坛 | 精华区 | 返回论坛 |
版主:admin,Gndd,equn,舒童,jdwj | 发新贴 刷新 |
|
||
![]() |
||
等效平衡的题目怎么着手? 例题:当体积和温度不变时 H2+Br2=2HBr,填写下表: 起始状态(mol) | 平衡时HBr的 H2 | Br2 | HBr |物质的量(mol) 1 | 2 | 0 | a 2 | 4 | 0 | 2a (1) | (2) | 1 |0.5a m |n(n>2m)| (3) | (4) 这4个空格应该怎么填写呢? 怎么算出来的? |
![]() |
请参考下面题目相信你就会了 可逆反应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建立等效平衡 【例】在一个盛有催化剂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和压强,进行以下反应: N2+3H2 2NH3。已知加入1mol N2和4mol H2时,达到平衡后生成a mol NH3(见下表已知项)。在相同温度、压强下,保持平衡时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变。对下列编号①~③的状态,填写表中空白。 已知 编号 起始状态物质的量 n/mol 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 n/mol N2 H2 NH3 1 4 0 a ① 1.5 6 0 ② 1 0.5a ③ m g(g≥4m) 【点拨】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只要按化学计量数换算成平衡式左右两边同一边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平衡相同,则达平衡后,与原平衡等效。 ①因为从题干可知n(N2)∶n(H2)∶n(NH3)平衡=1∶4∶a,所以①状态下n(N2)∶n(H2)∶n(NH3)平衡=1.5∶6∶1.5a。 ②起始状态时,有1mol NH3,则相当于起始时有N2和H2分别为0.5mol和1.5mol,按n(N2)∶n(H2)∶n(NH3)平衡=1∶4∶a,可得②状态时n(N2)∶n(H2)∶n(NH3)平衡=0.5∶2∶0.5a,所以原有N2和H2分别为0和0.5mol。 ③设起始时n(NH3)为x mol,则相当于N2和H2总量分别为(m+ )mol和(g+ )mol,则(m+ )∶(g+ )=1∶4,即可得x=2(g-4m) 设为n(NH3)平衡y mol,可得: 4∶a=(g+ )∶y,即:y=(g-3m)•a。 下载点数+2: (admin 2007-4-8 8:07:08) |
![]() |
等效平衡分两大类: 一是恒温恒容下的等效平衡; ①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发生变化,则各组反应物数量之间必须能够进行相互转化. ②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发生变化,则各组反应物数量之间只要按比例进行即可. 二是恒温恒压下的等效平衡;不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是否发生变化,各组反应物物数量之间只要按比例进行即可. |
![]() |
相同条件下,同一可逆反应体系,不管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建立平衡后,各相同组分的含量相同,这就是等效平衡原理. 等效平衡分两大类: 一是恒温恒容下的等效平衡; ①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发生变化,则各组反应物数量之间必须能够进行相互转化. ②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发生变化,则各组反应物数量之间只要按比例进行即可. 二是恒温恒压下的等效平衡;不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是否发生变化,各组反应物物数量之间只要按比例进行即可. |
![]() |
相同条件下,同一可逆反应体系,不管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建立平衡后,各相同组分的含量相同,这就是等效平衡原理. 等效平衡分两大类: 一是恒温恒容下的等效平衡; ①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发生变化,则各组反应物数量之间必须能够进行相互转化. ②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发生变化,则各组反应物数量之间只要按比例进行即可. 二是恒温恒压下的等效平衡;不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是否发生变化,各组反应物物数量之间只要按比例进行即可. |
![]() |
化学平衡建立的实质是 = ,故凡能不同程度地影响 、 的因素都能使平衡发生移动。实际生产中常采用改变温度、浓度、压强(有气体参与的反应)的方法,使平衡朝着人们需要的方向移动,其依据是勒夏特列原理。 |
|
||
* 注意: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在发言,请先登录或注册成为会员。 奖励点数剩余0点未使用。 |
![]() |
广告赚点 | 关于我们 | 如何充值 | 版权申明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 |
QQ:331225959 手机:13806657938 邮箱:root@e-huaxue.com 电话:021-58757376 ©中学化学资料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ICP备09050752号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