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首 页 | ![]() |
必修(第一册) | ![]() |
必修(第二册) | ![]() |
物质结构与性质(新) | ![]() |
化学反应原理(新) | ![]() |
有机化学基础(新) | ![]() |
新课程高三复习 | ![]() |
会考复习 | ![]() |
竞赛辅导 | ![]() |
![]() |
阶段考试题 | ![]() |
高考模拟题 | ![]() |
高考试题 | ![]() |
竞赛试题 | ![]() |
会考试题 | ![]() |
归类试题 | ![]() |
初中化学 | ![]() |
中考试题 | ![]() |
必修1 | ||
![]() |
必修2 | ![]() |
物质结构与性质 | ![]() |
化学反应原理 | ![]() |
有机化学基础 | ![]() |
实验化学 | ![]() |
化学与生活 | ![]() |
化学与技术 | ![]() |
旧人教版 | ![]() |
化学论坛 |
化学论坛 | 精华区 | 返回论坛 |
版主:admin,Gndd,equn,舒童,jdwj | 发新贴 刷新 |
|
||
![]() |
||
孔雀石绿的背景资料及检测现状 2005年6月5日,英国食品标准局在鲑鱼体内发现一种名为“ 孔雀石绿”的成分,发出了继“苏丹红1号”之后的又一食品安全警报。孔雀石绿具有高毒素、高残留和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副作用。之后,迅速有媒体在我国展开调查,发现在我国很多地方,尤其是河南、湖北等地的水产养殖业和水产品贩运中,孔雀石绿仍在被普遍使用。重庆市执法部门在某水产交易市场查获600多只含有孔雀石绿的甲鱼。有些地区则在鳗鱼制品中检出孔雀石绿。这成为继给食品添加苏丹红,非法使用瘦肉精,违禁使用高毒农药,超量使用增白剂和保鲜剂,生产假酒与劣质奶粉,用地沟油加工食品后又一食品安全的重大事件。 孔雀石绿 (Malachite green)别名 碱性绿 盐基块绿 孔雀绿 苯胺绿、维多利亚绿或中国绿,生物染色剂、染料,商品名有草酸盐和氯化锌两种规格,以前渔业上用的常为前者。 孔雀石绿为翠绿色有光泽的结晶,属三苯甲烷类染料。化学名称为四甲基代二氨基三苯甲烷;分子式:C23H25CIN2,结构式见图A1。易溶于水、乙醇和甲醇,水溶液呈兰绿色。其在水生生物体中的主要代谢产物为无色孔雀石绿(结构式见图A2),无色孔雀石绿由于其不溶于水,残留毒性比孔雀石绿更强。孔雀石绿的抗菌杀虫机理是:孔雀石绿在细胞分裂时阻碍蛋白肽的形成,使细胞内的氨基酸无法转化为蛋白肽,细胞分裂受到抑制,从而产生抗菌杀虫作用。 孔雀石绿过去常被用于制陶业、纺织业、皮革业、食品颜色剂和细胞化学染色剂,1933年起其作为驱虫剂、杀虫剂、防腐剂在水产中使用,后曾被广泛用于预防与治疗各类水产动物的水霉病、鳃霉病和小瓜虫病。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外学者陆续发现,孔雀石绿及其代谢产物无色孔雀石绿具有高毒素、高残留、高致癌和高致畸、致突变等副作用。 孔雀石绿能引起鱼类的鳃和皮肤上皮细胞轻度炎症;使肾管腔有轻度扩张,肾小管壁细胞的胞核也扩大;更重要的是影响鱼肠中的酶,使酶的分泌量减少,从而影响鱼的摄食及生长。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孔雀石绿特别是其代谢物在水产体内有明显的残留现象,其残留时间达到100天以上,鉴于孔雀石绿的危害性,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宣布禁止其在经济鱼类(观赏鱼除外)养殖过程中使用。我国也于2002年5月将孔雀石绿列入《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中,禁止用于所有食品动物。 |
![]() |
ding |
![]() |
说不定又是今年高考的一道题,顶 |
![]() |
和禽流感相关的问题也有可能成为考点,如一些消毒方法等 |
![]() |
==回复3楼==>>以前主要考计算,要考现在就可能考结构. |
![]() |
我可以肯定,不可能考这个了,因为2006年考过了,哈哈. |
![]() |
可能通过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所以我认为还是要学生了解一下的它的化学式和它受热分解的产物并懂得检验产物的方法 |
![]() |
好像是CuCO3和Cu(OH)2,差不多,好像是竞赛题 |
![]() |
孔雀石绿是一种带有金属光泽的绿色结晶体,长期以来渔民都用它来预防鱼的水霉病、鳃霉病、小瓜虫病等,它的抑菌机理是当细胞分裂时,抑制细胞内的谷氨酸转变为肽类和有关产物,从而使细胞分裂受到抑制,产生抗菌效果。渔民为了使鳞受损的鱼延长生命,在运输过程中和存放池内,也常使用孔雀石绿。现在科研结果表明,孔雀石绿在鱼内残留时间太长,且其具有高毒素、高残留和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副作用。下面是它的结构式:
1.请写出无色孔雀石绿的分子式: C23H26N2 相对分子质量为330
2.根据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正确的是( C ):
A.孔雀石绿既易溶于水,又溶于甲醇、乙醇和戊醇;
B.无色孔雀石绿可能表现出一定的碱性;
C.它能杀真菌剂,其致癌、致畸、致突的原因是因为能使蛋白质变性;
D.以前渔民常常使用的孔雀石绿实际上是图A .1 所示的物质。
|
|
||
* 注意: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在发言,请先登录或注册成为会员。 奖励点数剩余4点未使用。 |
![]() |
广告赚点 | 关于我们 | 如何充值 | 版权申明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 |
QQ:331225959 手机:13806657938 邮箱:root@e-huaxue.com 电话:021-58757376 ©中学化学资料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ICP备09050752号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