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和投影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化学教学也跟着有了开创性的改变,最明显的就是在一些发达地区,多媒体深深的渗透到了化学教学当中.每每一种新兴事物的诞生,必然会招来很多的评价,或是赞叹,或是贬斥,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今天,我也要就近一两年来使用多媒体进行化学教学的一些感受,在这里与各位同僚进行分享与探讨. 一.使用多媒体教学后我的第一感受就是轻松了不少.因为不用备课了,可以直接拿以前做的课件或干脆拿别人的课件略加修改,上课的时候一放了事.其次,版书都在powerpoint里面,课前也不用花很长时间去熟悉课文了,到时候都是放出来再讲,着实轻松了不少啊!所以,第一点感受就是多媒体对于老师来说是一种彻底的解放啊!可是,拿从前的或是别人的课件来给自己的学生讲,而其中没有溶入了自己对这个课程的心得,怎么能讲好呢?或者有些老师,把别人的东西拿来稍加修改就用,我现在想问一下,如果抛除了省力这一条以外,别人做的东西难道就真的如此得心应手吗? 二.再来看看学生课堂上的反应.每每我翻幻灯片太快的时候,学生口里就传来啧啧的抱怨声.课后也有学生跟我反映,说幻灯片不好,弄的他们来不及做笔记,或者有些图表之类的东西他们不知道该怎么来记,而以前当老师在黑板上做板书的时候,他们可以跟着老师一起来写,在老师板书的基础上再加一些创新就变成了自己的笔记,而现在却有些不知所措.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大学生活,我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基本上也都是用多媒体来教授的.当时我们上课根本不做笔记,一下课就围上老师,将讲课内容甚至习题一下子拷贝下来,回去慢慢看.因此,上课不做笔记了,常常看到一些同学,在课上一脸的或是茫然,或是走神的样子,甚至有人趴在桌上呼呼大睡!而当时有一科----有机化学,老师还是用粉笔做板书,在黑板上一点一滴的耕耘,讲一点写一点,同学们也跟着一点一点的做笔记,收获甚大.现在翻回来看,大学期间,也就有机化学这一科我学明白了,别的都是一知半解.我就想,大学生都如此,何况中学生呢?他们肯定也是听的一知半解吧.事实上,课堂应该是学生的主角,老师在写板书的过程当中,其实是在与学生进行一种互动的交流,这样才真正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才能真正提高课堂的效率.而现在,我们用多媒体来教学,学生象看电影一般在下面观看,显然成为了被动的角色,这怎么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来让他们主动的思考呢? 三.现在我们有些老师(包括我在内),都乐于下载一些用于实验的flash课件,这样就可以省下在课堂上做实验的时间和精力,对这一点我又要质疑了.化学,我们都知道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它来源于实验,今后的发展也势必离不了实验.而现在,我们的老师,为了轻松,课堂上再不做实验了,仅仅把实验的flash放映一下了事.我得承认,flash确实省了不少事情,而且表现实验也惟妙惟肖(并且成功率是100%,而现实中只要是实验就肯定有失败的时候).可是,它终究是无法代替实验的,也无法将实验的各个层面都表现出来.久而久之,我们的学生就失去了对化学的理解,对化学实验客观性的认识,以为自己今后也是一做实验肯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更可怕的是,一个高中都毕业的学生,很有可能没有真正的见过一只烧瓶,一只容量瓶,没有真正的闻过一次氨水的刺激性气味.学校为了学生做基础实验而配置的实验室也荒废了,成为了摆设.我们的老师,为了节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休息或是给学生做课外练习来应付高考,就忽视了我们化学学科最最核心的东西----实验,难道这就是我们一直以来在追求的素质教育吗? 今天,我把多媒体教学批判的一无是处,其实这并不是我的初衷.事实上,一种新事物的诞生,是必然有它的先进性所在的.多媒体教学跟别的新兴事物一样,也是双刃剑,有它正面也有它负面的影响,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而不要盲目的去认为新的东西一定就好.我说这些的目的也不是就鼓励大家今后不要再用多媒体来教课了,而是我们应该更加合理的,高效的去应用它,用好了,是必然会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收效好的多的,这一点也是毋庸置疑的!比如,我们完全可以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起来,取长补短,让它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我们真的应该好好的听取一下学生们对此的见解和一些想法,而不要盲目的只管自己讲. 我相信,多媒体终究还是先进生产力的象征,用好了是必定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收效的!相信大家通过合理的应用,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体会到多媒体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和化学教学成果的提高的! 下载点数+4:
|